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伊朗总统及外长遇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伊朗总统及外长遇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郭嘉式”谋士扎里夫辞官,伊朗最精通美国的外长为何下台?
伊朗谋士扎里夫辞职了,全世界一片惊愕之声。扎里夫是伊朗外交部部长,精通美国及西方国家,应该是伊朗总统最得力的助手,然而在本月25日突然宣布辞职,震撼了整个世界。
《伊朗协议》是扎里夫的得意之作,也是扎虽夫最伟大的外交成就。
《伊朗协议》也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政治遗产,但现总统特朗普全部否定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大部分协议,以一种最独特的方式处理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伊朗协议》就让特朗普总统捏得粉碎
《伊朗协议》是美伊关系的晴雨表,现在特朗普公开撕毁《伊朗协议》,又将伊朗推向战争的边缘。
扎里夫基于《伊朗协议》被撕,还有别的原因,自己宣布辞职,这是伊朗外交的一大损失。
伊朗总统鲁哈尼会接受扎里夫的辞职吗?扎里夫辞职后的伊朗外交,该去何从,全世界都在翘首以待。
扎里夫确实是在美国丹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说他精通美国到不为过,说他是“郭嘉式”谋士到是应该值得商榷。郭嘉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其军事才能和地位往往排在诸葛亮之上,素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称谓。在曹营中,郭嘉是曹操的依赖,曹操对郭嘉是无计不从。扎里夫在伊朗的地位和作用无法与郭嘉相比拟。2013年扎里夫任外长,2015年签订伊朗核协议,期间扎里夫确实靠着聪明和智慧,签署了有利于伊朗的核协议,只是体现在核协议外交上,并没有体现在军事上,远远没有达到成为伊朗“依赖”的地步。
关于扎里夫辞官,外界有两种观点,一种由于伊朗国内对美强硬派的压力,因为鲁哈尼和扎里夫都属于温和派;另一种是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之后,由于欧盟要求伊朗继续遵守核协议,并对伊朗做了种种承诺,但是至今都没兑现,扎里夫是继续遵守核协议的支持者,因此欧盟的作法让扎里夫非常伤感,扎里夫决定辞职。
那么为什么总统鲁哈尼拒绝扎里夫辞职呢?因为:一个是对扎里夫能力和成绩的肯定;另外一个就是伊朗核协议远没有结束,和美国还有一场外交战要打。
扎里夫的压力是巨大的,既然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总统鲁哈尼不同意辞职,也只好继续奋斗在伊朗的外交战线上。
伊朗的领导包括总统都许多笨,那来什么郭嘉。美国没有制裁的时候,就没有想过修一条管道到中国,这样可以赚钱,也可以改善同巴基斯坦的关系。其次为什么不用油田换人民币,这才是永远制裁不到的出路。三:对美国文化可以封杀,但是对欧洲中国应该扩大开发。这样的人当领导,只有人民吃苦了。
伊朗外长宣布辞职原因未明,总统如何回应?
伊朗的国内政治势力,一直受到两股力量的影响,一方是温和的改革派,另外一方是宗教极端势力,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伊朗的温和改革派略占上风,但伊斯兰宗教势力也不容小觑。当年伊朗和美国签订伊核协议,也曾经遭到国内反西方阵营的反对,但后来签订协议后,国内的经济情况好转,失业率降低,证明这个协议还是对伊朗有好处的,反对派也就失去了继续攻击的基础。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单方面撕毁了伊核协议,重启了对伊朗的敌对态度,伊朗的经济形势持续恶化,人民上街游行,反西方阵营不断指责,这令主导伊核协议的扎里夫备受压力,他的辞职很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应该说,目前以伊朗总统鲁哈尼为首的执政当局还是相当务实的,很多措施都还是为伊朗的长远发展来设定,就算美国撕毁了伊核协议后,伊朗方面也没有立即进行强烈的反制,而是说要继续遵守伊核协议,这样做也赢得了欧洲的支持。这次扎里夫辞职后,总统鲁哈尼表示了拒绝接受,根据最新的报道,扎里夫准备继续上任工作,这么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之前有多达150名的议员(超过议员总数的一半)联名上书伊朗总统要求挽留扎里夫,说明了扎里夫既往所做的工作是受到广泛支持和拥护的,也说明了目前伊朗国内的温和改革派还是占上风,这些都给了扎里夫继续工作的信心和勇气。
我是怪咖,我来回答。
伊朗外长宣布辞职的重要观点:
1,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对伊朗外长宣布辞职事件,称不予接受。
2,伊朗政治分析师认为,伊朗当局政府需要强硬的外长,不需要“对西方微笑的人”。
3,伊朗外长在任期间,曾公开谴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从而有违伊朗的一贯立场。
根据相关报道伊朗的总统哈桑-鲁哈尼办公室在26日对伊朗外长的辞职做出回应,伊朗总统称:不予接受。
在25号晚上扎里夫通过媒体发布消息说:非常感谢亲切且伟大的伊朗人民以及当局过去的67个月的宽容大度。我诚恳的为我无法继续效力以及在任职期间所有的不足表达歉意。伊朗外长扎里夫对他宣布辞职没有表明缘由,也没有对媒体解释他辞职的具体原因。
扎里夫在职期间代表伊朗对于伊朗核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谈判。并在2015年7月,就伊朗与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以及中国和德国)达成了伊朗核问题的全面协议。不过在2018年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伊朗核问题宣布了美国将退出伊朗核问题协议,而且重启了对伊朗核问题的制裁。因而导致了伊朗的经济状况恶化,物价上涨,另伊朗总统鲁哈尼政府遭受了质疑。
对此,伊朗总统对于伊朗外长扎里夫的辞职,在媒体留言到:称赞了扎里夫的恪尽职守,还宣布他将继续履任外长一职,不过扎里夫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复。
伊朗外长扎里夫是《伊核协议》积极推动者和缔造者,想当年谈判成功扎里夫回国可是英雄般接待。但是现在《伊核协定》被美方单方面撕毁且加大制裁为要挟重新修订《伊核协定》。同时当年谈判的那些人就美国人退出了,作为最大贸易伙伴欧盟却口头上承诺将继续执行协议内容,但是实质上没有给出一点帮助,扎里夫多次去欧盟谈判无果,感到心力交瘁,其次国内强硬派对他说服欧盟无力感到对他失望,感到心灰意冷,最后一点可能是直接原因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的突然造访,没有告知扎里夫,感觉到不信任。
说明一点在伊朗总统名义上国家元首,最高精神领袖的行政地位是最高,总统任命都要经过最高领袖认可。但在辞职两天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不同意辞职,总统对他说:辞职不符合伊朗利益,这话是鼓励和支持。因此扎里夫又只好去上班了。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公开批评总统及外长关于伊核问题上的做法,伊朗这是内讧了吗?
这是典型的内讧。哈梅内伊才是伊朗的NO.1,没有他的点头,当初谁敢代表伊朗签伊核协议。没成想特朗普上台之后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并且对伊朗进行一轮紧似一轮的制裁,让伊朗苦不堪言,这下子哈梅内伊一方面心里懊悔怎么当时就怂了,签这个协议,不但没捞到好处,反而给伊朗带来前所未有的无妄之灾,另一方面担心自己威望受损,权力动摇,于是就找替罪羊、推卸自己责任了。由于当初鲁哈尼是公开鼓吹签署伊核协议,并且是伊朗的首席谈判代表,现在自然就成了最好的背锅侠。
年迈的哈梅内伊对自己的权力、威望以及整个教士集团的利益看的极重,伊朗的整体利益都是放在第二位的。这是因为哈梅内伊原先只是低级教士,本来没有资格晋升成为最高领袖。但是哈梅内伊得到了霍梅尼的力挺,教士级别火箭般被提升了好几级,所以才能在当完总统之后当上最高领袖。但他属于得位不正,所以对于任何影响到其权威的苗头都极为敏感,强力打压。因此,伊朗一直存在着内讧。最严重的内讧发生在哈梅内伊和内贾德之间。内贾德出身穷苦,执政后关心穷人利益,而伊朗又是穷人最多,因此内贾德很受伊朗穷人拥戴。再加上内贾德执政时期把经济搞得也不错,其在伊朗国内的威望很高,连任两届伊朗总统,而且都是高票当选。对外,内贾德立场强硬,主张发展核武,对美以不妥协,奥巴马对内贾德很头痛,也没啥好办法。因此,内贾德在伊朗的威望让哈梅内伊感到了强烈威胁,特别是内贾德对伊朗革命卫队的一系列批评,让哈梅内伊感到内贾德是在掘教士集团的墙角,动摇他的权力支柱,于是哈梅内伊决定必须搞掉内贾德。2017年,内贾德宣布再度参选伊朗总统,但是遭到哈梅内伊极力阻挠。哈梅内伊不仅公开反对内贾德再次参选,而且还让最高领袖掌控的宪法监督委员会取消了内贾德的参选资格。对哈梅内伊的做法感到气急的内贾德举行集会,发表演说批评哈梅内伊“高高在上,不管民间疾苦”。 这等于两人公开撕破脸,恼羞成怒的哈梅内伊以煽动叛乱罪将内贾德抓进大狱,到现在内贾德是死是活没一点消息。哈梅内伊在对鲁哈尼和扎里夫进行批评的同时,还特别强调只有他才对伊朗国家事务具有话事权。这是在公开表明自己的权力不容挑战,但同时又自打嘴巴,既然拍板权在你手里,那么签署伊核协议也必然是你点头同意的,鲁哈尼和扎里夫又有何错。不过,伊朗现在的内讧也不会导致其国内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因为哈梅内伊掌控伊朗已经多年,权力还是很稳固的。(S)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伊朗总统及外长遇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伊朗总统及外长遇难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