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零售大洗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零售大洗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现在是整个商业市场大洗牌的时代,又是个风口阶段,你如何看待,怎么理解?
随着全球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产业浪潮的冲击,吹响了全球产业变革的号角,特别是离我们最近的传统商业市场的洗牌,让我们的传统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我们要如何去理解把握呢?
1 人类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大约经历了110年左右,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大约经历了30年左右,通过跨越的时间来看,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开始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互联网在改变着产业结构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刚好跟信息时代一起成长的年轻一代,思想更加开放,思变的观念更强,更容易去接受新事物。在国内随着以淘宝、京东等线上购物巨头的崛起,由于其有着传统商业市场不可比拟的优势,迅速主流的年轻一代所接受,传统的商业市场随着互联网购物巨头的侵蚀市场份额在逐渐萎缩,特别是转换节奏比较慢的商业巨头由于互联网购物巨头的冲击不得不变卖股权或者合资入股的形式委身于互联网巨头,最典型的我们都熟悉的“大润发”被阿里收购。自从马云提出“新零售”这个观点以来,看似是线上线下的进一步结合,其根本目的在于利用其强大的线上流量和资金优势进一步去吞食传统商业市场的份额垄断线下市场。
2 面对新的变革,作为普通的商业实体不变则退,对于互联网的消费观念我们不能去排斥,要主动去接受,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去吸纳线上流量,根据自身经营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营销思路。可通过开设网上旗舰店铺或者微信群体社交等等方式去营销自己,线下主打差异化服务,在优质的产品服务中积累口牌,培养客户的黏性忠诚度,只有迎合市场的趋势才能长久的生存。当然,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商业市场模式,锻造互联网不能取代的经营内容。
随着信息时代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完善,未来行业的变革会进一步加快,抓住就是机遇,等待只能被别人改变。
我不喜欢风口论 我也觉得不存在什么风口 只是有些时候市场的导向是必然的结果或者说 是消费者决定了市场的走向 各种咖都在鼓吹马云说的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缺忘记了马云还说 风过来摔死的都是猪。
所以说想找风口或是盲目跟风 只怕会死的很惨。只有研究透彻了消费者的需求点 从而进行初步的布局 必然就是风口。如果自己分析不透也简单 看看BAT都在干什么 布局点再个方向 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取决要做什么选择吧 毕竟BAT对未来的布局还是很长远和有眼光的
怎么看待零售行业的发展?
国峰认为,零售业的发展也是随着互联网的趋势发展,目前很多企业通过自媒体社交化平台,直接网上销售,或者通过自媒体人进行宣传销售,这也是零售业模式的一个进变,只是缺少一个大的,规范的,公平的平台,在品控方面无法达到全面保障。“新零售”的形式也会很快落地对接零售业,走线上线下结合的途径,
零售业的发展是很乐观的,只是自己选择的商品是不是正规的货源,是不是“物美价廉”不能在这个商业转型的档口去蒙骗消费者,社交化时代卖的是人心,没了人心就寸步难行了,所以零售行业也要线上线下做好社交,非常重要的就是利用好互联网工具比如“小程序”,社交+产品+小程序=变现。这才是零售业要必须掌握并且做好的事情。
我是赵国峰愿意和大家分享,讨论,互联网,科技创业。
社交零售带来了零售世界的大洗牌,塑造了全新的零售场景,是零售的“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人去找物(传统零售);
第二阶段:货去找人(B2C电商);
第三阶段:双向互动(社交零售)。
社交零售需要研究消费者的双重价值
1、消费者终身价值
2、消费者社交价值
觅达通过技术手段、商业模式的更新,使得消费流量在线上、线下互动沟通,创造了非常重要的品类逻辑和品牌认知力量,打造了一个全新的零售世界。
零售产业链全景梳理:涉及范围广,产业链参与者众多
零售行业涉及的细分领域非常之广,从上游看,涉及多个行业的产品供应商,覆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游看,不同零售模式下的参与者数量也较为庞大,从超市、百货到网络零售商等。中游零售行业知名企业众多,包括线下的王府井、电商中的淘宝、京东等。
零售区域热力地图: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高,江苏、山东紧随其后
2021年,广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最高,达到4.42万亿元。江苏以4.27万亿元位列第二位,山东以3.37万亿元排名第三。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从代表性上市公司的位置看,华东、华中和华南代表性企业较多。
零售行业代表性上市公司布局情况
从零售行业布局看,百货、超市业态布局企业较多。从渠道布局看,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从区域布局看,大部分零售行业的上市公司专注于某些区域,部分企业如王府井、永辉超市等实施全国布局策略。零售行业产业链上的代表性企业布局情况如下:
零售行业代表性企业最新投资动向
2021年以来,零售代表性企业的投资动向主要集中于设立子公司和投资建设新项目等。零售行业代表性企业最新投资动向如下: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卖光阿里股票搞并购,还在转型泥潭中的苏宁易购如何继续扩张?
郑重声明:本问答为首席体验观原创,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超过10%的引用、转载。欢迎转发留言,随时互动。
谢邀。这个问题我非常愿意回答,因为这也是我正在思考的问题。苏宁易购从C端易购的初心转而成了企业自身并购的“易购”了,首席体验观只想问一句:你们牢记初心和使命了吗?
复盘苏宁易购的买卖
重新复盘可以看到,从2014年开始,苏宁易购一直在做投资生意,而且,其投资收益远远超过主营业务,首席体验观做了一个统计,从这张表可以看出:
增收不增利的苏宁易购
苏宁易购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1346.18亿元,同比增长21.63%;营业利润为13.09亿元,同比下降77.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9亿元,同比下降64.37%。
在今年上半年零售业整体增速下滑的宏观环境影响下,苏宁易购增收肯定来自于非主营业务,而上半年的各种买买买,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抄底行为,前提是已经到底了。
零售行业大洗牌才刚刚开始
目前看,零售业的洗牌可能才刚刚开始。
瑞银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示,到2026年,美国大约有7.5万家线下门店将关门大吉;届时,网购销售额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重也将从现在的16%升至25%。
2018年美国零售业共宣布关闭门店5524家,较2017年创纪录的8139家下降了逾30%。根据普华永道和本地数据公司的研究,在英国500强商业街上2017年上半年开店净减少222家,平均起来2018年上半年每天有14家商店关门。
再看中国的零售业,进入到2019年后,沃尔玛大规模的关店,华润万家也进行了托管,
麦德龙、家乐福梅西百货、乐天玛特、玛莎百货、易买得等外资零售企业纷纷撤离中国市场。
再看国内品牌,因长期经营亏损且经过调整后仍扭亏无望,新华都宣布2019年又要一口气关闭19家门店,且有16家位于大本营——福建。
数据显示,2017年和2018年,14家超市上市公司共关闭1390家门店,平均一天关闭两家店。在所有零售业态中,2018年大卖场的业绩是垫底的。
新零售可能只是强心剂?
一说到零售行业关店潮,很多人就会提到新零售。“新零售”这个概念是马云2016年下半年提出来的,他提出“电子商务”将会成为传统的一个概念,未来会是线下、线上、物流结合的“新零售”模式。
反正无论新零售是什么,善于抢占新概念、习惯话语权圈地的各类人等,都在用自己的模式试图诠释新零售,不过,很少有人真正去用心研究零售行业的趋势,更没有人真正用心研究零售领域的真正金主——C端人群的真正需求。
为什么?因为,世界经济形势振荡下行的大环境下,C端消费群体的那点消费额度根本无法填满资本们欲望的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一个个实体卖场甚至大多数第三产业的服务业都已转为“准金融行业”了——抓住个概念和消费者需求就不断地开新店、为的是办会员卡融资,然后继续玩庞式击鼓传花金融游戏,直到资金链断裂而跑路。
零售业,早已不是互联网电子商务打败实体店的问题了,而是资本打败实体企业的问题。
所以,从这点来看,苏宁易购从初心是让老百姓易购到如果让自己易购,也是顺应大形势的一种选择吧,无可厚非,毕竟,一家上市公司,要用业绩和利润为股东和股民负责,所以无论是投资还是经营零售店,只要合理合法经营,都不应过多苛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零售大洗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零售大洗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