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柬埔寨一弹药库爆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柬埔寨一弹药库爆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 中,日军攻打树堡时为什么没有使用大炮?
龙文章据守的“南天门”战史原型是怒江西岸的松山阵地,鬼子修筑的工事几乎掏空了山体,莫说美式榴弹炮,包括美军轰炸机的重磅炸弹都奈何不得,所以后来进攻松山的第八军副军长李弥才想出了山体爆破的笨招,即便如此,只有1000多日军防守的松山阵地前,伤亡了11000多名抗日官兵,战事可谓惨烈。
(第八军军长何绍周)
同样,如果按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剧中演绎,龙文章率领的“炮灰团”能潜入偷袭日军树堡工事,鬼子竹内联队的大炮也必然无济可施,何况松山上第113联队的火炮数量,都不及中国远征军的零头。
日军自1942年5月侵入滇西后,在两年的时间里以松山主峰为核心修筑了四十多个堡垒群,每个堡垒群由一个主堡和若干子堡组成,无论主堡子堡均以粗大原木和加厚钢板为主建材,上面覆盖数米厚的泥土;各堡垒群之间都有交通沟和战壕相通,既可独立作战也可互相支援。
战后某历史学家曾亲自考察日军阵地,发现堡垒共分上下三层,顶部以70厘米直径的原木排列成行,积五层,间以30毫米钢板数层,虽山炮直接命中亦不能毁;堡垒高出地面的部分四周堆满空汽油桶,桶内沙石,排列三层,之间仍夹有数层钢板,最外面被土,155毫米榴弹炮命中毫发无损。据称阵地完工后,日军特地用火炮射击及飞机轰炸试验,以检验坚固程度。
堡垒群最下层都设有弹药库、粮库、材料库等设施,物资储备至少可供半年使用,甚至还有发电、抽水和卫生设备。整个松山的山体已经成为中空的永久性军事要塞,是日军抽调两个工兵联队和强征滇西百姓建成的,驻守松山阵地的第56师团士兵大多来自北九州,许多人是矿工出身,挖壕打洞是强项,是一群顽固的“地老鼠”。
(第八军副军长李弥)
松山日军主力第113联队在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打响后,联队长松井秀治大佐率主力增援龙陵,山上的日军只剩1400余人,指挥官为野炮兵第56联队第三大队长金光惠次郎少佐,但火力配备较为强大,拥有轻重机枪上百挺和20多门火炮。
中国远征军对松山的攻击先后进行了十次,战史上被称为“十攻松山”,从1944年6月4日持续到9月7日整整三个月。最先上场的是钟彬第71军的新编第28师,并得到了两个炮兵团和火力支援和美军飞机的空中掩护,伤亡超过2000人却成果不大,于是又换上何绍周的第8军。
何绍周督师猛攻五次伤亡无算,才摸出了一点门道,发现重炮和航弹效果都不是很好,唯一作用较大的是火焰喷射器,但这东西射程有限,步兵必须推进到敌人堡垒附近才能使用,进展仍然缓慢。尤其是六攻松山的时候,冲到堡垒前的200多名步兵遭到几十名日军的白刃反击,三倍于敌却拼刺不过,何绍周严令炮火覆盖,炮兵含泪射击。
事后何绍周解释,远征军士兵大多为新兵,拼刺技术远逊日军,这200多人根本不能活着撤下来,而如果让日军再缩回地下工事,后续进攻的部队将遭受更大的伤亡,这才是真实残酷的战争史,不是抗日神剧。
(日军113联队部军官)
时间进入1944年8月,松山久攻不克,远在重庆的蒋介石不耐烦了,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言语间也不太客气了,黄埔一期的何绍周乃是何应钦亲侄,哪受得了这个,随便找个借口回昆明了,部队扔给了第8军副军长李弥。
研究之后,8月13日起第8军以坑道爆破的办法,逐一摧毁日军堡垒,至1944月8月20日,松山主峰日军主堡被炸上了天,残余日军已不足40人,这应该就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龙文章巧夺的树堡了。
(李弥在松山指挥作战)
经过扫荡残余,至9月7日中国远征军才完全克复松山,滇缅公路终于可以向前输送弹药给养给腾冲和龙陵战场了。
松山战役,中国远征军阵亡4000余人,伤7000余人,全歼日军113联队“拉孟守备队”,日军在覆灭前烧掉了联队旗,这也是中国战场上日军被逼焚烧的第一面联队军旗。
(第七十一军军长钟彬)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根据真实案例,也就是李家寨战斗改编的。
之所以不用大炮,不是不想用。
开始,日军也用过大炮。
但是,这座树堡的树木直径只有3米多,树干不大,只是树冠很大。
不要说当时的火炮,就算今天的激光精确制导炸弹,也没有办法把精度控制在3米。
所以日军开始攻击用山炮轰击过,但这种树林第一看不到目标,都是瞎打。第二炮弹有没有打中,无法观察,都被树木挡住了。第三日军当时弹药奇缺,部队吃饭都困难,不能随便放炮。
所以,最终就放弃了山炮轰击,只是使用重机枪、掷弹筒之类轻武器靠近精确攻击。
因轻武器上,驻印军已经全美械化,比日军强得多,把日军打的满头包,根本无法推进。
龙文章在跟虞啸卿做沙盘推演的时候就说了,树与石同化,可以经的起直瞄火力和航空炸弹的攻击。日本人那个时候已经没有制空权了,用火炮很容易暴露,虞师的炮队和美军的飞机会报复。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日军的炮大部分都在反斜面,土木工程系毕业的竹内连山把所有的细节都想到了,他设计时就没想过要攻击树堡,没想到碰到不按套路出牌的妖孽龙文章,给他来了一个中间开花,让他设计的杀人工事变成杀更多的自已人!
当时南天门日军手里面已经没有了师团级的重型火炮了,只剩下联队级的轻型火炮,即92式步兵炮、11式战防炮、75毫米山炮以及迫击炮,这些火炮根本伤不了那已经近乎石化的树堡分毫。
小说里炮灰团团长龙文章在潜至南天门之日军阵地抵近侦查后在虞师召开的军事会议上曾提到了树堡的坚固程度:“南天门山顶的巨树早与石同化,此堡射孔无数连树杈都经得住直射火炮的打击,树体本就坚固得能抗航空炸弹。现在树根以上两人高度全被钢筋水泥包裹再向外延伸成一个堡垒群”。
可见当时日军没有一种武器能直接摧毁树堡,即便日军拥有150毫米口径的重型火炮也难以击穿,更不用说他们手里的那些小口径火炮了。在东岸的虞师重炮群为树堡里的突击队提供火炮掩护时一发150毫米口径以上的重炮弹直接命中了树堡,然而树堡屹立不动,毫发无损。只是其炮弹爆炸产生的巨大气浪震死了在炮眼附近的一名机枪手。
所以火炮根本奈何不了树堡里的突击队,进攻树堡主要还是靠日军步兵的冲锋,用刺刀、手榴弹、炸药包,这些比火炮更加有效。而且日军已经四面被围补给断绝,他们明白虞师的大部队迟早会发起渡江总攻,所以他们要留下这些宝贵的重火力来对付即将到来的虞师主力。对那坚固的树堡使用火炮,除了浪费弹药毫无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柬埔寨一弹药库爆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柬埔寨一弹药库爆炸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